为喜庆十九大,弘扬孝文化,以近8年弘扬孝德、践行孝德,在省、市发表宣传青提目连孝德文化作品,为目连孝德文化做出突出贡献为标准,经与6个社会组织向全县发起、动员、初评、终评,选出孝德之星10人,目连孝德文化贡献奖10人,于10月28日重阳节前表彰奖励。为做到公开、公评、公正,特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于2017年10月10日前向目连文化研究会、射洪县巾帼志愿者联合会反馈。电话:范和廷 15082583428
目连文化研究会
射洪县巾帼志愿者联合会
2017年9月26日
附:
“孝德之星”获奖人简介
李光奎
李光奎,男。现年54岁,汉族,住万林乡鲜家沟村二杜,现任万林乡养老院副院长。母亲夏绪珍,2008年至2015年11月,八年间一直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完全是靠李光奎在百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喂药、喂饭,扶她上厕所解大、小便、梳头、洗脸、洗澡、穿换衣服等各种日常生活护理,直到2015年11月去逝。李光奎在7年的养老院工作中对待每一位老人也是那样做的,也始终坚持了以孝德、尊老爱老的言行为准绳来严格要求,搞好每项日常护理、服务工作,为敬老爱老树新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凤廷
王凤廷,女,53岁,汉族,明星镇罗家沟村人。婆家父亲因风湿于1987瘫痪,十几年卧床不起。婆婆年迈体弱,王凤廷为其担当照料,毫无怨言。2002年公公病情恶化,她与家人半夜将公公送到医院急救,使其病情转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公公又只能卧床。她既要种地,又要细心照料公公。不到一年公公就能下地走路了。虽然公公病情反反复复,但始终她耐心细致的护理。如今公公已经83岁,还能下床走走,嗮嗮太阳。她30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事迹感人之深,人们都叫她孝子媳妇。
陈远芝
陈远芝,女,43岁,汉族,中共党员,住射洪城区。大学本科学历,曾先后从事教师、记者、编辑工作,现就职于射洪县爱卫办。业余时间热心公益活动,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志愿者”“遂宁市十佳志愿者”“遂宁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十年来,陈远芝一直带着儿子照顾已故丈夫的老母亲。2013年婆婆因病去世,陈远芝为其写悼词,感念婆婆坚韧顽强的一生,现场无不感动落泪。在娘家,陈远芝教育妹妹们赡养父母,侍奉床前,引领她们孝顺公婆、勤俭贤惠,几个姐妹都家庭幸福。
张仕蓉
张仕蓉,女,49岁,汉族。2009年,其公公乔尔霞生病了,一直由弟弟乔谯夫妇轮流请假照顾。张仕蓉想到弟妹们公务繁忙,且在外地工作,于是和丈夫乔庄商量,放弃了在海南打工,回家照顾公公和年幼的女儿。2014年冬天,在外打工的丈夫生病去世,她忍着悲痛,晚上在太和一中守护住校学生,挣取微薄的生活费补贴家用,白天在家照顾病人。2016年4月,乔尔霞久病医治无效去世,张仕蓉任劳任怨,继续照顾80多岁的婆婆李苏荣。
陈术琼
陈术琼,女,汉族,1957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住射洪县香山镇新城村2组。陈术琼八年来无怨无悔地照顾双目失明、精神呆滞、瘫痪在床的婆婆,书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孝道之歌。
陈本国
陈本国,男、汉族,1967年6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现就职县城管执法局。由于父亲陈登双年轻时落下不少病根,其中支气管炎最严重。家里看病的钱都困难,根本就没有钱买肉,为了给父亲增加营养,十一、二岁的他,晚上九点过就光脚杆,拿着淘红苕的烂淘兜,打着煤油竹筒火把,前往小河边外面捕鱼,虽然把他脚冻烂,但一个月来的收获很是喜人,把吃不了的鱼便卖了买肉买药来给父亲吃,一天两天父亲康复了。父亲先后双目失明,摔倒多次,他将父到县医院做手术;恰逢到岳父住院做痔倉手术,母亲的弦晕病又犯了,他都一一照料。父亲的眼睛刚好没一个月又病了,医生说是“缠腰丹”,可越医越严重;他把父亲接到城里找了医生诊断结果说是“飞蛇丹”,他托朋友,利用他工休时间,跑遍射洪县城区乡盐亭,带上父亲四处求医问药,经过了近四个多月,终于把父亲的病给治好了。
何芬昌
何芬昌,女,68岁,汉族,住沱牌镇响堂村,他和丈夫贴心照顾耳背,终生未聚、膝下无儿无女且生活不能自理的叔父,她不怕脏、不怕累,像待亲生父亲一样。在这个家庭,爱老、敬老从她身上延续他们的儿孙身上,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仍在继续……遂宁《都市生活》报2017年1月10日用半个版面报道了她的孝老事迹。
陈兰英
陈兰英,女,67岁,汉族,住射洪县城,退休工人。十几年来,他用全部心血像照顾自己父亲一样护理患有多种疾病、现已89岁的公公赵文灿。杨云德先生用诗词赞颂她:洪城孝媳陈兰英,伺奉公爹胜亲生,孝德弘扬家风好,留得美名世人钦。
田文锦
田文锦,男, 64岁,汉族,住射洪广兴步烟桥村。他从小受父母孝行感染,学习《孝经》等,一辈子践行孝道,善待父母、叔父母,相亲相邻。十一、二岁就为父母担当家务,为家里劳动、挣钱。父母去世后,逢年过节,他都要从绵阳赶回射洪看望叔父母。对堂兄堂弟关爱有加。对村里老人格外尊重,全村人都说他是一个典型孝子。
李 敏
李 敏,女,生于1968年,汉族,中共党员,住射洪县城北二转盘。她待七十多岁、老年痴呆的老人婆如亲妈,帮她洗脸梳头,洗脚洗澡,端屎
接屎,喂饭,毫无怨言,使老人婆开开心心的活到88岁才离世。李敏的亲生父亲十多年前患了癌症,她几次送父亲到做手术。为了照顾好父亲,他又把父亲和小弟接到他家住,父亲现已73岁,癌症全无,身体健康,精神特好。
“目连孝德文化贡献获”获奖人简介
黄少烽
黄少烽,射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目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资深作家。早在1993年8月,他就协助青堤乡人民政府及顶顶庙编印了《目连故里话目连》一书,亲自修订并作序。1998年3月,撰写了《射洪青堤觅目连》一文在《四川日报》发表;2016年,撰写了《射洪青堤话目连》一文在《巴蜀风》1-2期合刊发表。此外,还在《川中文学》、《遂宁日报》、《西部射洪》、《射洪专刊》等报刊发表有关目连文化的文章多篇。尤其是他撰写的1万6千多字的故事《目连救母传奇》在《子昂故里龙门阵》和《回望青堤目连》两本书中刊载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2005年7月,为了配合青堤乡政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撰写了录像片《目连故里及其传说》的文字脚本。为配合目连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他曾经为遂宁市心理卫生协会和目连文化研究会的会员讲述目连救母的故事,并多次在学校、社区 作了题为“感恩尽孝,创建和谐社会”的宣讲报告。
唐 洋
唐 洋,男,55岁,汉族,县交通局工作,铁马爱心行动协会会长,目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住射洪城南。2008年起,铁马团队联合共青团射洪县委、射洪县慈善会,在射洪县城盐井广场成功实施“感动巴山蜀水,爱心援助射洪孝子包天洋”活动。唐洋常年组织开展目连故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人,帮助学生,得到了目连故里百姓的广泛认同。唐洋还积极采写新闻稿件,通过省市媒体和国内网络媒体对青堤目连进行广泛宣传,并写下了《揭开青堤目连的神秘面纱》等作品。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李竹梅
李竹梅,女,65岁,汉族,住射洪城区,退休教师、作家。2011年以来,坚持创作以包天阳、张仕蓉等孝德人物为题材的诗歌、散文、微电影、电影剧本、报告文学,在中国剧本网、中国编剧网、金象微电影网、银沙博客,以及《遂宁日报》《遂宁在线》《遂宁榜样》遂宁新闻网等多家刊物、网站发表,并自费著书《为了母亲》3千册宣扬孝道,自己组织投入资金与天易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由前华影艺制作的微电影《守望》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微博射洪、西部射洪等网站播放。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敬方杰
敬方杰,男,81岁,汉族,退休教师,住射洪城中央景峰,知名剧作家。非常关心目连文化,多次参加研讨活动,自己出资三万余元在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24集电视连续剧《目连传奇》。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张萃福
张萃福,男,59岁,汉族,中共党员,县民政局工作,住射洪机坊街社区,四川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张翠福经常参加目连文化活动,认真做好后勤工作,自己花钱拍照。他撰写的《传承孝德文化,争做孝德楷模》、《弘扬目连文化,建设孝德基地》、《关于加快中国目连文化之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等三篇论文发表在荣获三届国家期刊奖的《乡镇论坛》杂志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印的《地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集》。此外,还在《精神文明报》、《四川民生》、《四川科教通讯》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照片、诗词等宣传目连孝德文化的作品20余件。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曹家万
曹家万, 男,73岁,汉族,退休教师,住射洪机房街社区,中国音乐文学协会、省音协会员。一、在县有关部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经过评委公正评选被选出的射洪县主題歌"诗画射洪等你来"歌词中,他对目连文化进行了宣传,歌词原句为"青堤目连耀千古"。经过作曲家谱曲,歌手演唱,在射洪电规台播出5年多,受到社会好评。二、在县文广局、文联向全社会征集的以目连文化为主题的演唱作品征集中,曹家万创作的"孝道目连"被选中,此曲艺作品发表于2012年第8期《文化遂宁》杂志。三、创作诗词作品宣传目连文化,比较有影响的是格律诗"目连文化耀古今"。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刘明晴 廖化龙
刘明晴,男,汉族,生于1948年7月,天仙镇原文化干事,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住太和镇博雅、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射洪县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他与天仙70多岁的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廖化龙创作的《千歌万曲唱目连》经廖化龙反复修改歌词,在2015年射洪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并在全县城乡演出团巡回演唱。刘明晴在任出纳时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从未出错。目连文化研究会开展活动,廖化龙每次都从天仙赶到活动地点,从未迟到;积极为,目连文化会刊投稿,质量较高。刘明晴、廖化龙为宣传目连孝德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黄 荆
黄荆,男,61岁,汉族,退休教师,住太和镇何家桥社区,知名画家。目连文化研究会每次活动都义务画画,即使人在外地都要赶回来或请人送画。几年来,共向社会献画100多副,春联800多副。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何 跃
何 跃,男,60岁 ,汉族,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住太和镇三和园,知名书法家。目连文化研究会每次活动都义务献书法作品,几年来,共向社会献画100多副,春联700多副。义务为青堤书写“目连文化广场” 场名、《大孝目连》题写书名。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
谭健康
谭健康,男,74岁,汉族,退休教师,住城射洪县城,知名书法家。目连文化研究会每次活动都义务献书法作品,几年来,共向社会献画80多副,春联700多副。多件作品被选入《大孝目连》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