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乡创业 打工仔回乡养兔忙
|
时间:2015-01-08 09:49:55 来源: |

“兔子肉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不愁销路!”近日,金家镇大堰村12社的养兔大户李勇把300只肉兔装上货车,从来自三台的兔贩子手中接过一大叠百元大钞,信心满满地说到。返乡创业青年李勇的养兔事业已初显成效。2014年里,他的肉兔已经出栏了近8000只,也给他带了20余万元的收入。
敢想敢为 回乡闯出致富路
走进李勇由闲置学校改造而成的漂亮兔舍,一只只活泼健壮的兔子非常吸引人。“在小兔子出生前25至28天要给母兔打疫苗,以提高兔崽的成活率”、“小兔出生后在15天前每天喂奶2次,后来每天喂奶1次,30天后不再喂奶”、“肉兔和种兔每天喂料2次”、“兔子小气,要每天打扫卫生”……李勇就像了解自己孩子一样了解这些兔子的性情。
“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也许吃饭问题不愁解决,但想致富恐怕有点难。”李勇说到,“我觉得要自己开出一条路走才是长久之计。”但创业不是盲目的,更需要考量市场的前景。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养兔是一个好产业。李勇说到,“我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后来决定进行规模化兔子饲养,建立体生态兔场。”
2012年,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勇回到家乡射洪。多方考察后,拿出在外打拼多年所得和家里的积蓄,租赁下交通便利的金家镇12村的闲置学校校舍,开始了他的养兔事业。
善思善学 突破难关显收效
“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只好小打小闹。”李勇说,“白天时间都花在了饲养兔子上,喂饲料、打扫卫生、查看健康状况。晚上就在家里看养殖方面的书,上网查资料,学习兔子疾病预防技术,一有空就向县内外养兔大户请教经验和技术。”觉得向别人购买兔苗花费的成本较高,李勇开始自己培育兔种,既节省了一笔开支,同时出售兔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李勇掌握了过硬的养兔技术。
“经过一年的摸索,技术有了,销路也有了,我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3年6月,李勇投资40万元,把原本的兔舍旧学校改建成科学、规范的养兔场。随着规模的扩大,李勇的产业也越做越大。“现在我的兔场有200只种兔,仔兔1000余只。兔子繁殖成长都很快,很快就可以再出栏一批了。”李勇说告诉记者说,“年关越来越近,兔子的价格和销量也逐渐上升,收入也越来越可观。”据了解,兔子养殖见效快,收益高,种兔每40天就可以产子,每窝产子量高达10余只,每只仔兔2个月就可以长到4、5斤可以出栏。
带动乡亲 扩大规模求发展
看到李勇养兔挣到了“大钱”,周边的村民纷纷学起了养兔,经常上门向他取经。李勇毫不吝啬地、大方地为村民提供兔苗,将自己的养兔经验传授给他人,并承若回收成兔。一些新的养兔群众由于对技术一窍不通,养的兔子都染了病。李勇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跑到现场给养殖户做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李勇说,“做生意的,要不拘小节,我们养兔户要打成一片,大家一起把养兔产业搞好,兔肉市场形成规模才能共同受益。”
“今年,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据李勇介绍,他将再培训兔种300只,让种兔量达到500只,年产量将达25000只。李勇指着兔舍旁边的一块闲置土地说,“我将把这4亩土地利用起来,种上香蕉树。以后兔粪用来给香蕉树施肥,香蕉树下养殖土鸡,发展复合立体经济,我相信今年我的收入将会大大增加。”(记者 任文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