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下午4时许,天气微寒,记者在县老年艺术中心门球场见到了90岁高龄老兵朱怀寿。
已经90岁高龄的慈祥老人依旧耳聪目明,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对年轻时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抗日从军
曾俘获日本间谍
“我们家有4弟兄,我是老二,1943年的时候我才16岁,国民党军队到处抓壮丁,考虑到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哥哥又不识字,读过私塾的我就报名去参军了。”朱怀寿介绍说,他是天仙浅子垭的人,1943年国民党军队到处抓壮丁,年少的他就被迫从军,随后被送到胡宗南“天下第一师”(蒋介石的王牌部队)。
“那时候,部队的任务是镇守潼关和陇海大铁路。” 朱怀寿说:“从宝鸡到徐州1000多公里的铁路干线,我们一守就是3年。”但是他所在的部队并没有和日本军队发生正面战役,只是抓获了不少伪军和间谍。“当时好多人都想真刀真枪地跟日本鬼子大干一场,可惜日本兵并没有冲破前方防线打过来。”说起这一段,朱老感慨不已。
参加解放军
亲历“渡江战役”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全面内战爆发,朱怀寿随部队从潼关撤防,北过黄河向解放区进发。
“我随部队行军,白天一天60里路晚上还要修工事。出发不久,就遇到游击队把军粮截获了。士兵们又累又饿,晚上偷老百姓地里的玉米棒子烧着吃,冷了就盖着麦草睡,头上、身上都是厚厚的污泥,虱子都长出来了。”朱怀寿感叹道,国民党部队失去人心,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失败是注定的。“一天晚上我们2团刚睡下,就被游击队包围了,很快3门大炮就被缴了2门,第二天就被打散了。”
“当时饿得奄奄一息,被游击队碰见了救了我。”朱怀寿回忆道,3个月的学习后,听到老百姓骂蒋介石,才知道蒋介石不打鬼子打内战。他毅然加入了解放军。
在随后的日子里,朱怀寿随解放军到山西打阎锡山,参加过著名的 “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后,朱怀寿随部队追击李弥,一直追到云南昆明,得知李弥要逃回台湾,他们头天晚上就提前占领了昆明飞机场,最后逼迫李弥兵团起义,顺利完成任务。
土地改革
立下特等功
1950年,云南大部分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了。1950年至1955年读过私塾的朱怀寿在云南干了5年土改。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因为在地方搞土改立了特等功,他被奖励了旧人民币50万(相当于今天500元),邮回了老家。
1958年,朱怀寿所在随预备师部队去黑龙江开垦北大荒,这一待就是30年。在北大荒种地盖房,县人民医院成立后,就被调入县医院工作,子女也随着调动到了医院工作,一切称心如意。朱老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快乐的微笑。
叶落归根
晚年生活很幸福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1988年,我终于退休回到了射洪。16岁离家,将近60岁才回来。一切都变样了,亲人很多都不在世了。”说到情深处,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免老泪纵横。他说自己到过很多地方,但还是觉得家乡最好,这里气候好,适合老年人居住,现在他就跟儿子一家住在城里,每天外出活动活动,回到家里含饴弄孙。当记者问到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时,“好!”朱怀寿想都没想,坚定地答道,脸上露出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实习记者 许竣钦 王秋菊 记者 任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