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新闻 > 社会民生
 
农民进学堂 点亮新希望
时间:2015-04-16 10:27:23  来源:

 


  “职业农民”是个新生事物,资格认定的主体为国家农业部授权的县级人民政府。2014年,我县712人参加了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同年12月31日,60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拿到了首批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据了解,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定位是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养农业继承人,不仅要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要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谁来种地”不是难题
  文正清是大桥农事服务超市的负责人,他的团队以前主要从事农机设备销售工作,成立农事服务超市之后“业务”更多了,从销售设备到为农民服务,让文正清更亲密地和土地打起了交道。
  拿到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想法。为何不把农业机械化和家庭农场紧密地结合起来,干一番大事业呢?说干就干,他大胆地承包了洋溪镇540亩土地,开始了真正的“职业农民”生活。同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让文正清的创业更“顺畅”。
  记者在文正清的结缘家庭农场看到,玉米播种、水稻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代替了传统繁忙的春耕景象。机器一开过去,包谷就种上了,薄膜也铺得平平整整的,一个小时可以播种4亩土地。
  在自家的农场干的火热,为农民提供服务也不含糊。“今年承接的土地比去年翻了一番,在为农户带去便利的同时,公司也将获得更大的利益。”文正清告诉记者,公司为农户提供供种育苗、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农资供应、烘干储藏、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及营销等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谁来种地的问题,真正达到减少耕地撂荒的目的。
  “怎样种地”有了答案
  2013年,90后年轻小伙胡敏和周洋大学毕业后承包下了复兴镇60亩荒地,一心想在农业上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不懂修枝剪叶,不会护理鸡苗……,专业知识的缺乏无疑给两个激情满怀的创业者泼了一盆冷水。
  正在踌躇时,县农业局打来电话希望他们能够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接到电话后胡敏和周洋毅然决定放下锄头去听课。“有理论知识,有参观考察,又手把手教学,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受益匪浅。”胡敏告诉记者,有了专业知识的指导,懂得了怎样在土地里找“金子”,让他们对未来农场的发展更有底气了。“我们感觉从思想到行动都得到了洗礼,我们正着手科学规划这60亩土地,打造观光农业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相信农场会更好。”
  和胡敏一样感受的还有新溪坝草莓园业主杨毅,“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讲座,又有实践操作,既有参观考察,又有交流讨论,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增加了我投身农业发展的信心。”杨毅回忆说,正是参加了培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才感觉农业专业知识得到了升华,一个新的经营理念就萌生了:把自己的草莓园对外开放,让游客进园采摘。
  职业培训将进一步深化
  “去年的培训,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本地培训4天,再到省农科院培训5天,回来再培训3天。”县农广校校长唐刚告诉记者,通过前后12天的培训,学员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特别对80后、90后这一批掌握农业知识较少的新生代农民很有必要。
  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随着培训的不断深入,国家将制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机购置等方面逐步落实优惠政策,让农民真正挺起胸膛,实现从普通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对于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记者从县农业局获悉,将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完善配套师资库建设,细化认定管理标准,不断落实扶持政策。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将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进行强化培训,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将取消证书。(记者 谭宏权)

  编辑:袁田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