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复兴镇三牛文化广场化身光影交错的非遗殿堂。一场以"十指弄影,童心承韵"为主题的皮影奇妙夜活动,为70名农村留守儿童点亮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灯。活动通过"观、学、演、传"四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千年皮影戏在少年指尖焕发新生。
暮色初临,孩子们手持自制的油纸灯笼踏入广场。长廊间,清代皮影头茬的繁复雕工与泛黄的老剧本交相辉映,随着幕布后亮起暖黄的灯光,《长生殿》的缠绵唱腔与《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轮番上演。幕间穿插的"四功"技巧展示环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签手"操控影人武打动作的精妙。
复兴镇小学生张雪莲表示,今天的活动让我很感兴趣, 让我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因为它取自西游记,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种活动。
为了使孩子们充分了解皮影戏的独特魅力,活动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让孩子们了解皮影戏知识,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皮影探秘工坊。操演组的孩子们在传承人指导下练习"握签十八法",活动尾声,70盏灯笼在夜色中次第亮起。孩子们手捧灯火齐诵传承誓词:"以手传艺,以心承魂",誓言声与皮影戏韵在星空下交织。这场皮影奇妙夜,让留守儿童的周末不再只有作业与电视。当传统技艺遇上童真,当千年非遗邂逅新时代少年,文化的根系正以温暖而鲜活的方式,在乡土中国代代相传。
复兴涂氏皮影戏第三代传人涂自茂表示,我们一家三代都从事皮影,在我这里有一百年,从小在我八岁的时候就耳濡目染,对皮影吹拉弹唱非常喜欢,一种文化传承,皮影戏它通过一双手里面的吹打唱,体现这个千军万马,体现人间的喜怒哀乐,它也称之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我就是复兴本地人,为了给小朋友传承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说我们要有接班人,要把它传承下去,代代相传。(记者: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