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县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县全面深化社会救助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和社会力量帮扶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起了体系完善、机制健全、标准科学、运行高效、城乡统筹、衔接互补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
城乡低保水平逐步提高
“现在社会真的太好了。 ” 近日,家住保和社区的低保户王敦洪,说起国家的政策不停感叹说。他说尽管他们夫妻都是残疾人,但是全家每月能够领到600余元的补助,再加上他自己踩三轮挣一点,日子还是过去下去,很有盼头。对于农村低保,东岳乡十九村的70多岁的孤寡老人杨大爷也表示现在很满意。“每个季度都可以领到国家发的低保,自己种点粮食,生病了住院可以报销,日子还是能过下去。”杨大爷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都是国家政策好啊。”
“我县建立和完善了分类施保、公示公开、举报核查、服务承诺、目标考核等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确保了城乡低保工作阳光、透明、健康、有序运行。”县民政局救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谢怀林介绍说。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县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9566户39245人。其中,城市低保保障对象5812户9986人,农村低保保障对象13754户29259人。今年城乡低保月标准分别增加40元和20元,分别达到月370、200元。年发城乡低保保障资金达10060万元,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和临时救助
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制订下发了《射洪县临时救助办法》,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临时救助,给予2000元以内的“急难”救助,解决群众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问题。共计投入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570万元,恢复重建农村灾民住房2220户,救助因灾生活困难户1.2万人。安排临时救助专项资金600万元,救助人口达到3000人次。
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全面建立
“对符合条件特困人员,我县制定了统一的供养标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可自愿选择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形式,对全县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和孤儿实行应保尽保。”谢怀林介绍说。
金华镇小五年级的范华山就是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益者之一。今年10岁的他父母都是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他受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在镇党委政府和民政局的帮助下,他转学入读金华镇小,住进了金华养老院,并被养老院的职工收养,生活、学习环境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目前,全特困供养人员共有7643人。其中,农村五保户5706人,城市“三无”人员1654人,孤儿283人。
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稳定推进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础上,民政部门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600万元,年医疗救助受益人口达5万人;共投资1.62亿元,资助学生26.5万人次,办理助学贷款3409人,累计解决1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改造农村危房6409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864套,实现实物配租1302户,销售经济适用住房453套,发放租金补贴7000余人次;投入7563万元资金,用于发放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大学生创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失业保险待遇、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