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新闻 > 时政要闻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 —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时间:2017-06-29 10:16:39  来源:

        去年,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循序渐进,通过优结构、树品牌,发力种养循环、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建设等系列措施,于无声处显成效。实现农业总产值62.84亿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所得12956元,增长10.5%。为此,我县被表彰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现在是过去的延续。在省十一次党代会刚刚结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之际,站在承前启后新起点,立足全市“加快发展、弯道超车”的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冲关过坎、克难前行,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动力接续,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笔者认为,结合我县实际,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是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
       当前,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必须以改革为根本途径,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等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还必须进一步创新抓手、平台和载体,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就是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意味着放松宏观调控,削弱对农业的支持保护。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努力,这些是过去的基本动能。培育新动能,既要让“老”动能焕发新活力,也要根据现代农业特点,在一些关键环节发力。一是要在促进科技应用上下功夫;二是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功夫;三是在提升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四是在加强基础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五是在创新投入机制上下功夫。
        与此同时,还要瞄准“产业发展现代化、幸福新村示范化、基础设施一体化、配套服务便捷化”目标,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和全市农业一体化大环线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优势特色农产业园区。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农村闲置资源,稳妥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各类试点示范。
正如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所强调,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特别是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建基地,大力创品牌,大力搞加工,把各项部署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这充分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的重要位置,让各地找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和结合点。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涉及领域广、任务重、难度大,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始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各项农村改革,必须守住“三条底线”,即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确保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不能出现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加快“县域经济排头兵、工业强市主力军、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实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辑:李晓玲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