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新闻 > 时政要闻
 
实施“洪城双创”行动 推进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
时间:2017-07-03 16:43:43  来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就是做乘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过去几年,我们传承和发扬射洪“想大事、干大事、成大事”和“团结、实干、开拓、奉献”的光荣传统,在原有发展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沱牌舍得集团成功重组,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代农业园区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推动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引入民营企业绿然科技集团办工业园区,为发展县域经济蹚出新路径,得到中、省、市各级的一致肯定……正是由于这一个个创新的思路和决策,实现了射洪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翼齐,推动了射洪在新常态下的不断发展,去年底,全县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排全省第26位,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
  展望未来,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机遇,在全市“加快发展、弯道超车”中做好示范,贡献力量,就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洪城双创”行动,推进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必须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推进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必须扎实推进全面创新创造。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积极发挥地域和产业优势,主动对接融入成德绵创新改革实验区。大力实施“洪城双创”行动,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资金,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推进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必须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改革开放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最大动力,实质是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障碍,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渐进的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射洪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任务,帮助企业创品牌、增效益。深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确保行政服务提速超过70%。完善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办法,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探索实施“PPP”等合作模式。
  推进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切实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检验其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也是衡量其发展前景的尺度。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证明,不开放不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错失世界潮流的浩浩荡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射洪必须更加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市枢纽提升、南向开放等重大开放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紧扣我县重点产业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县域干线路网、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着力构建通达绵遂成渝的“369”交通圈。
  当前,射洪正面临实体经济振兴、县域经济壮大和交通加速改善的难得发展机遇,更加需要全县上下同心协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奋力推动射洪在全省“底部崛起”中奋勇争先,在全市“加快发展、弯道超车”中作出示范。
  编辑:袁田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