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一走进香山中学,就走进剪纸的世界,就像走进艺术的殿堂。歌颂党和祖国的《红心向党》、《欢乐七一》;歌颂教师的《微笑做教师,创先共争优》;富有民俗特色的《元宵闹灯》;极具地方特色的《香山大蒜》;充分显现校园体育文化的《铿锵玫瑰》等100余幅剪纸作品把整个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装扮得文化味十足。香山中学的师生用他们的巧手,拿起剪刀或临摹或创作,为校园增添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找准特色着力点 提升办学品质
怎样立足实际走特色教育之路?这是当初学校领导班子就学校如何办出特色思考的问题。
“我擅长剪纸,师生们有基础,就确定剪纸艺术这个特色吧!”临近退休的杨会龙老师建议说,他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巧手一双拈红纸,百般变化剪出来”。老师们积极响应参与,人人学,个个剪,互评互帮,共同进步。新教师莫丹虚心拜师学艺,剪纸艺术的功力与日俱增。校长自告奋勇承担装裱工作。一幅幅精美又充满乡土气息的剪纸作品精彩呈现。学校还创建了“特色教育办公室”、“剪纸工作室”和“剪纸作品陈列室”,征订了中学生剪纸教材和剪纸习作簿,全校200余名学生开设了每周一节剪纸教学实践课,由专任教师讲课,老师教法新颖,一画、二折、三剪、四贴,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2013年,“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阵地建设更加规范,剪纸艺术在学校的发展也步入崭新的阶段。
坚持在传承中创新 适时融入现代元素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普通的剪纸艺术连接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根脉,是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
“现阶段的剪纸艺术‘只求其表,不求其质’,忽视了剪纸艺术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缺乏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香山中学的老师们认为十分必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剪纸艺术。杨会龙老师广泛查阅资料,丰富了剪纸的技法:剪、刻、撕并举。扩展剪纸的内容与题材,融入新时代的特色内容。为此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成功。师生们创作的60余幅剪纸作品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团委组织的“红心向党青春行”展览,留守儿童李欣和郑恬的剪纸作品《香山大蒜》和《党的光辉》两幅作品参加了遂宁市 “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作品展”展览。剪纸艺术在师生们的心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现代元素有效与传统文化融合,实现了传承与创新完美统一。目该校已有多名毕业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
关爱留守儿童 让他们接受艺术的熏陶
香山中学80%左右的学生为留守儿童。老师们深知,对于这些留守孩子,给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比物质的帮扶更重要。学校在开展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时,特意把这些孩子“私下”安排给各个小组和各个辅导老师,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收获自信、收获进步。
七年级三班的谢思媛同学,家住卡房湾村,父母在外打工,因为常年缺少照料,患有胃病。学校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还动员她参加了课外剪纸活动兴趣班。她拿起剪子、刻刀,精心创作了表现亲情的剪纸作品《母亲》,表现学校美好生活的剪纸作品《 艺术节》,表现师生情的剪纸作品《课间》……一幅幅作品,构图精美、主题明确,线条流畅。更重要的是她因为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进而而爱上了绘画艺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她发展全面、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参加征文、绘画、演讲活动,多次获奖。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何成 全媒体记者 贾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