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杨继瑞
射洪建设锂电生态循环产业“飞地园区”的“六共机制”
射洪在打造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要构建“六共机制”,尊重市场规律,实现投入、成本与利益的均衡与对接,特别是GDP和税收分享。
(一)共同磋商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涉及许多重大项目、重大制度和若干需要向有关方面申请的事项;涉及跨行政区之间若干制度与机制的协调。因此,要构建共同谋划与磋商机制,相向而动、互惠互利、风险共担是非常重要的。
(二)共同投资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涉及到如何投资的问题,必须要按照平等互利的“股份”原则,共同投资。出台飞地园区投资优惠政策,入驻飞地园区企业享受各项扶持政策和各项投资扶持政策,所需水、天然气、电、工业用地等生产要素按“飞地园区”扶持价格执行。
(三)共同建设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合力共建“飞地园区”,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共同筹资建立投资发展公司,负责“飞地园区”的建设。
(四)共同运营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要构建相应机制,在互联网、物联网、中介、研发、科研、人才、市场营销、招商引资等方面,构建共同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五)共同治理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要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完善多方合作的共治机制。按“资源共享、独立核算、责权统一”原则,实行县一级独立财政体制;实施审批权,组建飞地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或办事机构,打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共享发展机制。射洪在建设锂电循环生态产业“飞地园区”过程中,要构建利益共同体,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发展。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采用公司化运作和“存量保留、增量分享”的方式,新入驻飞地园区项目生产的经济指标数据按照股份和约定,分解到各地。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鲁荣东
射洪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
一是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城市群将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畅通对外铁路战略通道、强化城市群内部城际交通联系。争取优化城际快速路网,打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加快城市间高速公路繁忙拥堵路段扩能改造。
二是进一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机遇。城市群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业竞争能级、协同建设区域创新中心、整合优化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产业协作模式,提升产业能级和集聚集成资源能力。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城市群将推动全域开放合作、协同推进开放平台建设、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机制。拓展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经济区贸易往来,对接先进生产力,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美日韩等产业转移。组团参加西博会、科博会、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重大投促活动。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机遇。城市群将加强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和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要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鼓励发展一批品牌医联体或跨区办医,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方式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支持合作办学,共同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和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四川社科院原副院长盛毅
两层级城市圈建设决定了射洪的功能定位
射洪的城市定位和功能建设,总体应围绕成都都市圈构建和遂宁城市圈建设进行,争取成为遂宁城市圈内重要的制造、专业服务、生态、文化等功能区,成为成都都市圈外围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与遂宁中心城区的合作,应围绕五个同城化建设大城市功能承载区,在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交通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方面,着手推进同城化进程。特别是围绕分担遂宁城市圈的部分重要功能,在城区空间扩大,现代功能强化,产业层次提升方面着力,推进与遂宁市区的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加快弥补对外交通的短板,建设与遂宁市区水平相当,能够与遂宁市区互补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功能。如“中央商务区,高技术园区,更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同步探索建立同城化的体制机制。
依托成都都市圈建设先进制造基地,借势成都东部新城建设,实现部分功能与东部新城的一体化,根据东部新城的功能布局,配置与周边区域互补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目前有优势的白酒、新材料、机械制造等,加强与成都在研发、生产性服务等协作,建设成都都市圈外围的特色制造基地。按照与都市圈互动的需要,建设一体化的交通,推进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建设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系。
重庆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
射洪融“圈”:借势借力打好区域协同发展的五张牌
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西邻成都、南接重庆,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射洪积极融入重庆主城大都市区,需要借势借力,推进资源互补,打好区域协同发展的五张牌。
第一张牌:产业共建牌。加强与重庆的产学研商金深度联盟与合作;设立射洪(重庆)产业协作园,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梯度转移,融入重庆汽车、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支柱产业的价值链;帮助射洪建设智能产业链,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开展智能人才培养。
第二张牌:开放共享牌。依托重庆国家级开放口岸、开放通道,探索建立射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平台机制,如探索设立依托于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中欧(重庆)班列的射洪货物分拨点、进出口货物手续射洪直接查验场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射洪值机楼及快速直达班车、重庆保税港区进口商品授权射洪分销中心等。
第三张牌:资源互济牌。依托重庆丰富的科技教育和医疗资源,积极引入重庆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射洪设立研发和教育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分中心;支持重庆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来射洪布设网点;围绕产业需求创办“渝悦创新创业创投项目孵化基地”。
第四张牌:人才互动牌。支持推进重庆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来射洪讲学、轮流执教、行医;支持重庆市级部门政务人员、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到射洪挂职、担任顾问;积极向重庆各级政府部门、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高等专业技术机构选派优秀人才开展短期挂职、访学等。
第五张牌:展会互宣牌。积极利用重庆作为举办地的智博会、西洽会和“一带一路”金融峰会、“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一带一路”陆海联动论坛等国家级有影响力的会展会议,搭建射洪属性的优势资源、优质产品和优秀项目多层次交流平台,积极以重庆为放“射”点将射洪品牌元素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梅洪常
射洪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路径
1.将射洪工业融入重庆工业产业链
将射洪的工业产业链融入到成渝经济圈的产业链中。实现与重庆工业企业的互动合作,加强两地的资源整合,建立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区,实现产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减少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地区间贸易互惠、互赢的良好局面。
2.将第三产业融入成渝经济圈
一是商贸业。充分学习和融入成渝自贸区,发展自身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等的同时,拉动自身一、二产业的发展。二是旅游业。射洪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充分整合入成渝的旅游产业中,发挥自身旅游特色,融入成渝之间旅游产业经济圈。
3.形成以射洪为核心的小型经济圈
与周围县域三台县、盐亭县、大英县等协同发展,利用兄弟县域优势,弥补自身短板(例如:交通运输不便)形成以射洪为区域中心的小型经济圈。
4.加强与成渝科教合作
相较于射洪,成渝两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更具优势。射洪应该与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教育、指导工作平台。一方面,输送地方人才到成渝学习,使其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平台;另一方面,引入和鼓励更多各领域人才到射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