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点专题 > 众志成城 严防死守 坚决打赢防控疫情这场硬仗
 
十问一级响应!四川省卫健委权威解读
时间:2020-01-26 19:38:56  来源:川报观察

  川报观察记者 石小宏

  1月24日,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一级响应启动后,作为普通群众,应该做些什么?需要注意什么?1月26日,省疾病预控专家组组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主任医师祝小平进行了解读。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是什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分为四级,一级响应就是最高级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蔓延趋势,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我省依法启动一级响应。

  响应期间,将采取“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活动”、“中小学校不得提前开学”等措施,需要大家理解配合。

二、一级响应对群众有哪些要求?

  启动一级响应后,对群众日常生活,包括出行、购物、娱乐等都有诸多不便,情况严峻的可能会采取封闭、隔离措施,需要群众自觉配合。

  加强疫区来川人员管理,在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要积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三、为什么要在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宾馆、旅店等重点场所进行体温测量?

  四川人口众多,加之春节期间流动频繁,给疾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症状就是发热,在这些人流量大的重点场所开展体温测量,是为了尽可能筛查出疑似病例,保护好更多的人群。还需要大家理解配合。

四、为什么要少聚会、少聚餐?

  近期,南方某省已发现十余起聚集性疫情,多为聚餐引起,群体性聚餐可能导致就餐者相互传染,引起疫情扩散。此时不聚,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

  一级响应期间,亲戚朋友少聚餐,不参加坝坝宴、婚宴、生日宴等群体性聚餐。

五、近期去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返回居住地后应注意什么?

  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报备来川时间、交通方式、同行人员、来川后每日活动情况。

  在来川后居家隔离14 天。在此期间不走亲访友、不聚餐、不在家中接待客人;不去商场、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若必须出门,请正确佩戴医用口罩,避免近距离与人面对面交谈。

  居家隔离期间注意家庭内环境清洁,适当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20 分钟。

  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观察记录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请戴上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若接到医务人员通知,请务必积极配合相关调查、隔离和消毒等处置措施。

六、如何降低交通旅行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交通旅游、出差时,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应该戴上口罩,立即通知导游或酒店职员,尽快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是否去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人员的关键信息, 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判断。

  我省已经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活动。

七、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同时,要主动把自己相对隔离起来,实行自我居家隔离。

  如果发病前14 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14 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八、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应履行哪些法律义务?

  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隔离治疗,根据有关诊疗方案符合出院标准的准予出院,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实行定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不服从隔离相关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强制执行。

九、如何减少学生被感染的机率?

  一级响应期间,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班;各级各类学校在响应未解除之前,不得提前开学。

十、出入公共场所,需要戴口罩吗?

  出入车站、机场、商场等任何公共场所都要戴好口罩。

  编辑:许俊钦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