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夏晓杰 全媒体记者 郑蕾) 随着营商环境优化和创新创业优惠政策落地,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已近7000户。面对基层监管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凸显,传统人盯人、普遍撒网的监管方式已与产业活跃发展不相适应。近日,射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勇敢探索新科技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初步实践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全省先行试点三方两端(监管方、企业方、公众方,电脑端、手机端)“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推动“互联网+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
做足功夫,沉淀云平台“底气”,确定四川子昂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射洪县万林粉丝厂为入云平台第一批试点单位。实地调研,探索适宜模板,派代表团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学习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改进推广方式,形成书面可行性报告。精心培训,由内向外延伸,联合第三方机构,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学校积极建设云平台,助推监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因地制宜,释放新科技“威力”。结合小微型食品生产企业多、学校食堂风险高、分散广等实际,市市场监管局运行“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微信小程序,把生产、销售、餐饮纳为一体,以追溯为核心功能,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落脚点。
因势制宜,扩充云平台“硬核”。运用平台数据实时同步、账号设置灵活、集成物联网设备、云数据互联互通优势,疫情期间,增设防疫追踪模板,包括复工自报、执法检查和复工复产。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通过平台自报复工复产、从业人员岗前健康检查等。执法人员随机开展“零接触”线上监管,及时、准确查清入网单位疫情防控、生产经营情况,针对性开展线下检查,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有效降低监管成本。
扎实推进,计算云平台“得益”。争取各级智慧监管专项资金,根据云平台入网、报备结果,按比例、分等次对报备好、积分高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资费补助,并作为行政处罚从轻裁量的佐证依据之一,激励生产经营单位积极落实主体责任。
目前,38家食品生产企业、161家学校食堂进入平台,26家食品生产企业、97家学校食堂已复工复业,恢复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企业管理更精细、监管更高效、公众参与更便捷。下一步,将推广小作坊、大型经营单位陆续进入云平台,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新科技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数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