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射洪市人社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政策规定、优化人才环境,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切实保障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饭啦!开饭啦!”9月3日早上,在广兴镇东塔村绿树山林养殖专业合作社,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斌正在将打碎的玉米秸秆按比例配上酒糟、玉米、豆粕、麦麸等组成的食物放入食槽里,瞬间全牛场的牛儿们都站了起来,后排的牛儿欢腾着,“哞哞”声此起彼伏......
5年前,李斌回乡养殖肉牛,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他坚持党建引领与脱贫攻坚、乡村治理有机融合,带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
“我们村远离县城,没有支柱产业。2000年,我和村里大多数青壮年一样外出打工。得知县里出台政策支持回乡创业,我决定回家乡发展。”李斌说,回乡后,上级部门和镇村干部大力都支持他发展肉牛养殖。
如今,李斌的养牛场年出栏肉牛400余头,帮助本村及其他村30余户村民养殖肉牛近百头,主要为村民们提供养殖技术、防疫知识和肉牛销售的帮助。
“一年不说多了,七到八万是挣得到的,有李书记带着我们发展肉牛养殖,我们有信心,收入有保障。”东塔村的养牛户李长明说。
李斌的经历只是射洪市人社局多方位拓展人才就业渠道、多举措畅通人才发展路径的一个缩影。
射洪市人社局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年均发放创业补贴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500余万元,稳岗补贴300余万元。
“每周5打扫一次卫生,看见村里变干净了,我们进进出出心情也美丽,在家门口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多亏了市就业局提供的公益岗位。”正在打扫卫生的周群芝对记者说道。
周群芝丈夫因车祸致残,其母亲又是残疾人,家庭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经济十分困难。村“两委”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给她安排了乡村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400元,再加上低保兜底、残疾补助等,帮助介绍他女儿在县城务工,目前家庭经济逐渐改善。
近年来,市人社局鼓励公益性岗位就业,年均开拓农村公益性岗位540个左右,实现贫困家庭劳动者就近就业。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市人社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中省市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坚持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持续壮大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人才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以强有力的举措吸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大格局,汇聚人才力量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市人社局副局长何永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