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风徐徐,碧水悠悠。春天的希望不仅耕耘在田野上,也播种在虾蟹欢腾的水域里。随着天气回暖,洋溪镇铜鼓山村多尔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礼龙也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春忙之旅,用涪江水养殖并形成了年产值上百万的海虾淡养新兴产业。
来到多尔水产养殖基地,记者看到陈礼龙正带着工人来回穿梭,控水温、准备饲料及药品,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虾塘和岸边,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春忙之旅。在虾苗培育区域,陈礼龙一边忙着查看虾苗长势,一边给记者展示虾苗品质,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一次次总结、一次次重来后,最终比选出适合涪江水系的生态养殖方法。
多尔水产养殖基地员工杨平表示,2015年陈老板在洋溪发展,我一直帮他,前几年基本上都在亏损,去年还可以,收入了有3万斤-4万斤产量,今年再准备(育苗)多一点,看能够有5万斤-6万斤的产量。
目前,陈礼龙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逐渐成熟。在上级部门帮助指导下,他成功申报了15项与水产相关的新型实用专利,并成功注册了“虾司令”商标。陈礼龙告诉记者,目前南美白对虾市场供不应求,他正在计划探索转型,拟扩大基地培育、出售虾苗。他的事业也为村集体带来了近三万元的收入,忙时务工人员十余人,常年务工人员五人。
多尔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礼龙表示,我小时候从射洪参军入伍,退役后又选择回乡创业,初衷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目前基地可以实现全川最早出苗,因为今年我在6月中旬就可以上市产品,这是全川最早的,第二我的亩产也是全川名列前茅,亩产可以突破千斤,第三我可以确保养两季在射洪这个气候条件下。我的规模并不大,但是我的初衷是通过多摸索,摸索出一套在我们射洪涪江水系下淡水南美对虾养殖技术,要突破,能够带动更多有意愿做水产业的人来从事这个项目。
据了解,目前多尔水产基地水面面积有100余亩,每年能投放两茬虾苗,每茬约有120万尾。今年预计6月下旬就能陆续上市销售,主要销往射洪及遂宁城区。按照目前的养殖规模测算,预计年产值可达180万元。陈礼龙告诉记者,他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海虾淡养产业行列,一起增收致富。
洋溪镇宣统委员李婷婷表示,陈礼农先后成功注册“虾司令”商标等15项与水产相关的新型实用专利,亩产虾突破千斤,年产值达200万元,公司现有专业团队5人,共流转土地78亩,建设标准化淡水虾养殖池塘18口,采用科学的池塘管理模式,大大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收益。在他的坚持下探索“育一养一销”一体化创新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共同参与,带动了我们洋溪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全媒体记者:陶红宝 杜鸣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