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射洪教育
 
射洪二幼:“和”泽稚心 “雅”行致远
时间:2020-11-03 17:27:02  来源:

  始建于1955年的射洪二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涪江一隅。占地4002平方米,建筑面积4428平方米,教职工96人,开设25个教学班,一千一百余名幼儿。四川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先后被授予“遂宁市首批特色学校(蒙氏)”、“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园”、“四川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多年的教育文化积淀凝练出“多元智能教育、艺术教育、蒙氏教育”等办园特色。新一代二幼人在传承二幼教育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吸纳国学精髓,推崇最能彰显中国人文思想和传统哲学、美学意境的“和雅文化”。

  

和雅小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 纵观世界几大古文明和世界各国的演变史,唯有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沧桑屹立不倒,高潮迭起,这就是国人所推崇的“和”文化带来的大一统结果,只有在“和”文化的引导下,才能营造和谐环境,培养出实施和谐文化的人,才能自觉去创建和谐团队,维护和谐世界。“雅”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一种至美至善的完美境界,其文化内涵包括了文明高尚、典范准则、敦厚中和、艺术神韵等品质,它凝练出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意蕴,映象着中华民族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以及崇高人格修养的追求。有雅心则有雅人,有雅人则有雅好,有雅好则有雅事,有雅事则有雅聚,有雅聚则能聚群贤、凝共识、和团队、事竟成。2020年8月,射洪二幼领导班子秉承“和雅”文化精神,对幼儿园的户外环境重新布局,将艺术与教育和谐统一于一个美丽的环境中。

  雅苑是该校即将为孩子们创设的一个集观察、模仿、感知、想象与美感陶冶的创意坊。给孩子们几片叶、一株草、一块石头,一畦植物园……他们便能有长时间专注精细动作锻炼、自然创意发散的时间,所以大自然及生活中各种各样低结构材料:如木头、瓶子、纽扣、纸筒、种子、树枝、树叶、布、线等都将成为孩子们接触自然发挥创意的素材。收获的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精神、感于创造的勇气、艺术气质的熏陶以及户外天地中自由舒畅的时光。


  雅苑雏形
 

  和园里,有可爱的游戏场,有可爱的小松鼠、梅花鹿,有青青的草坪、茂密的树木、弯弯的小路、大大的玩沙池、好玩的戏水池、可爱的涂鸦墙、大型城堡玩具.....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丰富的活动资源、和谐多样的色彩、别致的造型、多样的材质,艺术美的熏陶与感知力的发展唤醒孩子们的人文艺术与健康心智的建构,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奔跑、恣意玩耍、自由畅想。与此同时,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该园注意将幼儿意志融入环境让其有“表达”的机会,如作品展示栏、值日生栏、集体生日栏等;将课程意识落实到环境,吸引幼儿与之靠近,并在积极互动过程中产生丰富感知,直接经验,形象知识;将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多样的表达方式细腻地呈现出来,让美流动在学校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实现“无声的环境、生机的教育”!
 

 
 和园一角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积淀,二幼人成功地将“多元智能教育”、“艺术教育”、“蒙氏教育”等特色教育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完美融合,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有责任有担当的“完整儿童”为追求,沿着“艺术生态的人文环境、活泼生动的人文活动、优雅笃定的人文氛围”三条和雅路径,润泽“稚拙优雅、和合相长”的师幼队伍,为成就在二幼教育下的孩子未来拥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呼唤,新时代二幼人以优雅自信、从容执着的教育之姿,脚踏实地行走于教育之路,在润泽孩子的同时丰润自己的人生,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践行“幼有所育”的历史使命。(陈李梅)

  编辑:许俊钦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xmb2022@163.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5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62297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