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射洪文化
 
刘宗生:黄浒水探源
刘宗生:黄浒水探源
时间:2016-09-18 10:47:59  来源:

  2016年6月10日,一个晴朗的日子。昨日端午节,一场雷阵雨洗净了天空和田野,却未能去掉多少暑气。上午8时过,乘坐县城客车去洋溪镇,目的是经过古佛寺到甘草垭,考察黄浒水源头。
  考察黄浒水源是我蓄积多年的心愿。早在1990年《射洪县志》出版后,就较为仔细地阅读该书。111页“沈水。又名杨桃溪、黄浒水、雍江。”对此,我心存疑义,不敢苟同这段文字。因为我的老家就在洋溪镇井坝街场口,屋后背靠黄浒寨山脊,门前的小溪就叫黄浒水,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经常在清澈的河水中洗澡、摸鱼、玩耍或看大人们钓鱼。1953年9岁时迁居县城太和镇,1963年底又到洋溪税务所工作两年多,洋溪区除青堤公社外,另5个公社的每一个生产队都留有我的脚印,流经互助公社、浒溪公社的沈水沿岸,自然是我经常行走的地方。黄浒水穿街而过经老桥流入涪江,沈水则是经镇北场口叫化崖从板板桥下流入涪江,两条河无挨无靠,怎能说成是一条河呢?此前,我曾无数次地翻阅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之一载:“沈水,一名沅水,其源自南部入盐亭合涪水。”“黄浒水,县东南,又名黄浒溪,《寰宇记》:黄浒水,源从盐亭县东南流入通泉县合涪江。《舆地纪胜》:在通泉县东五里,盖即古黄虎之讹也。《蜀鉴》:黄虎,在今潼川府通泉县,按:黄浒水,即今洋溪镇水,自盐亭发源,经金山场出洋溪合涪江。”卷之十八邑人胡文魁《沈水、黄浒水源流》:“沈水,其源甚远,由南部经盐亭东南至界碑嘴大屋基入县界仁和镇,过青岗坝,绕党家铺东流,下至溪镇之板桥入江是为沈水。黄浒水自甘草垭分水,一自六溪口,下过黄浒寨约二十余里,一自双庙子下流约十余里,均至场中之观音桥上,始合流而下,历场之老新桥亭,环绕西向至瞿县街,下入涪江,是为黄浒水。”故此,我认为:沈水、黄浒水各是一条河,而不是同一条河,黄浒水既是甘草垭分水,分水后的两条溪流都是沿黄浒寨山脊西流(因此定名黄浒水,应属确切),北溪从我家门前流过,南溪顺镇南牗壁流经新桥出老桥入涪江。1990年版《射洪县志》在“考辩” 中载入清代方志学家刘光谟《广汉、黄虎、通泉故城考》,写有“沈水一名黄浒溪”,故将两条河定为一条河。光谟前辈虽然老家居住互助乡,在当时交通不便未去实地考察,有此误定也再所难免。为了肯定黄浒水是独有的一条河,我决定去甘草垭实地查勘。此愿久未实现,今出版《陈子昂故里交通史话》,虽已盛夏,也不得不出门了。
  乘坐的客车终点站是古佛寺,正好可去前面的甘草垭,便未下车。路过井坝场口叫司机停车,让等在家门口的堂弟上来一同前往,他也未去过甘草垭,只知在古佛寺前面。堂弟是我大伯父第五子,其他兄弟姐妹结婚后定居县内外,只他一家人务农固守老屋。1968年我在县城的大榆区交管站工作时,认识姓文的水木匠,其时堂弟是做家俱的小木工(修房子的称为大木工),挣钱比水木工少,便联系文木匠,让我堂弟给他参师学水木匠技术。堂弟跟着他多年,后来改为造机动铁船时,堂弟学会了电焊技术,无造船业务时,也承揽其它电焊活。全靠邓小平搞改革开放,表弟通过劳碌拼搏,分两次将老房拆掉,靠北、靠东各修建起一栋两楼一底楼房,靠西是外姓人修的一排房屋,靠南山坡是一道围墙,仍保持了老屋的四合院格局。儿子外出打工,老两口帮带孙儿,守几亩薄土,收入不多,也不很忙,生活自然也简朴,但也丰衣足食。这天我提前电话联系过请他陪伴,他是当地人方便些,他毫不推辞地答应了。客车开到古佛寺,原本无场的老乡政府山脚下有二三十户楼房形成一条小街,在这里有人下车,再行两里路到堰坎处终点站,我们也下了车。
  艳阳高照,热气扑脸,我真后悔未带一把伞遮太阳。一路打听,这甘草垭并不属于射洪县原来的古佛乡,而是在蓬溪县常乐镇12村2社,顺着能通行大客车的水泥公路,问了好几次路人,都说前面不远,可总是未走拢,公路边通村、社的水泥路也多,又无人可问,只好直接向前走。现在国家富强了,政府拿出钱补助农村交通建设,乡镇到村及村与村之间都修建起了水泥路,出行非常方便,小康社会的气氛越来越浓。终于看见岔路边有几处房子,便迳直走去。有一座寺庙,修建较气派,却是大门加锁,只好再顺着通向农家的社道水泥路朝下走。在一处有院坝的瓦房前,看见一对年轻夫妇,我们打招呼要借坐休息,主人端来小凳,我问有没有老年人想问点事情。他们叫醒正睡觉的父亲,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姓文。他一出来就招呼我堂弟,说曾经见过,谈话也很随便了。他在洋溪中学上班,每天骑摩托车去管理花草树木,每月不到两千元,工作也不累。儿子外出打工回来没多久,有几亩田土,种点粮食全家不饿。这两天他刚招收到一桶蜜蜂,不知为何聚集在两个蜂桶里,他知道我堂弟曾养过蜂,请帮忙看看,堂弟看后说只有一个蜂王,可以把另一桶的蜜蜂都转到有蜂王的桶里才好饲养。他儿子拿出开水瓶给我自带的茶杯添水,我看见一串白色粉末随水而下,知道这是开水锅巴,这里水质含盐硝重之故。回想我1964年收税时,在这个公社4大队一个生产队会计家吃午饭,米少菜多还在其次,主要是下饭的泡咸菜吃起涩口,很难吃。在那个年代,县人委发文关闭小盐灶,这里采盐水的井也全部封闭,社员无钱买盐,晚上偷偷去打开封闭的盐井,想法抽出卤水(未经熬制成盐的原始盐水),直接用来泡菜,苦味重且有毒性,老百姓实在是太穷、太苦了啊!这里正是当年的4大队,现在叫玉丰村。看来水质里仍渗透着盐水层的成份。
  我给老文说,今天主要是到甘草垭查看黄浒水在那里分流的情况。老文说,黄浒水源头并没有在甘草垭,而是在我们来的路上,也就是他们4村下边5村(金匣村)1社何家湾。甘草垭在他家房后坡上的公路朝前走还有几里路,那里确实分出两条溪水,向北一条流经官升至沈水,向南一条流向天福镇,未从射洪县地界经过。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甘草垭了。
  告别老文一家,我同堂弟原路返回。在下车的堰坎上伫脚回望,满目苍翠的山峦,围裹着一块不大的谷地,一片片田土中有一条小溪沟,四周坡土在大雨天汇流入不多的山水,这就是何家湾,一个并不惹人注目的地方,竟是黄浒水的发源之地,史书未载,而史书竟阴差阳错地将这条小溪源头写成盐亭县以及流经蓬溪县的甘草垭,不知为何?停留的堰坎锁住黄浒水的头部,留住不多的溪水变成藕田。时有凉风吹拂,送来菏花的馨香。往下的地段也有这样的藕田,直到我老家门前,也是一段段蓄水,因是丰水期的夏季,一丈多宽的河面倒也是绿水涟涟。走到古佛寺街上,客车刚开走,我们只好步行回到洋溪镇井坝场口。弟媳已准备好午餐,我拿出昨天外孙女男朋友送的盒装粽子4个(一盒18个,200多元),尝尝年轻人追逐的时髦食品,外加两瓶酒,作为遮手之物。
  通过实地考察,彻底颠覆了以前的印像和结论。笔者今已七十有二,对黄浒水的误传如一块巨石压在心中,总想还原其本来面目,今日探寻源头,总算有了结果。1990年《射洪县志》误在将黄浒水同沈水定为一条河,清光绪《射洪县志》误在将黄浒水说成“源从盐亭县东南流入” ,胡文魁先生《沈水、黄浒水源流》一文误在将黄浒水说成甘草垭分流及“均至场中之观音桥上,始合流而下,历场之老新桥亭” ,实际上,黄浒水未过新桥,牗壁村流出的溪水流经新桥而未经过观音桥。由此,我认为:黄浒水不是源自盐亭,也不是甘草垭分流,更不是沈水,而是源自本县古佛寺金匣村何家湾,经双庙子、檬子坝过场中之观音桥遇牗壁村流出的溪水汇入,出老桥流入涪江。有幸补正射洪县志书中的这一小瑕疵,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次收获。
 

  编辑:李晓玲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