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射洪文化
 
又见乡愁
时间:2017-11-03 10:17:07  来源:

 

又见乡愁

——喜读《射洪诗选》有感    

                                        谢明清

         笔者老家射洪是陈子昂故里。去年春节前回回去作短暂逗留,在与老乡李林昌、黄少锋先生茶叙时,得知射洪作家协会正在编辑《射洪县文学作品选编——射洪诗选》(以后简称《射洪诗选》)时,乐不可支,表示愿作第一读者,先睹为快,并在他们的鼓励下,承诺写点读后感。

        前些时候,李林昌发来《射洪诗选》稿件的电子文档,要笔者兑现承诺。打开邮件,浏览作品,只见从古至今,总计收入二百余人的四百多首诗歌,都是“射洪人写的、写射洪的”,其时间跨度之大,内容之丰厚,令人欣喜不已,逐一品味唐、宋、元、明、清到二十世纪九零后的诗篇,像是看到穿越时空的历史长河、永不熄灭的文化香火、难以忘怀的撩人乡愁。 

        乡愁是一种文化的根,文化的传承;乡愁是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家园,乡愁是人生的初始,令人心动的旋律和暖流;乡愁也是一座山,一条江,一壶酒……

         又见乡愁,看到那座山,名叫金华山。它虽是一座不高不大也不险的小山,却因山中藏着仙气飘渺的陈子昂“读书台”(原为“读书堂”),恰如一楹联云:“千山景色此间有,万古书台别地无”,便闻名遐迩。不知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反正这里人气很旺,名人雅士接踵而至。身为子昂故里一员,忘不了陈子昂从“读书台”到“幽州台”的风雨征程,也忘不了杜甫当年来“读书台”凭吊他留下的悲壮诗篇……如果说“读书台”是陈子昂人生之旅的起点,那么他笔下的“幽州台”则是其至高点。他怀才不遇,沉郁之极,登临“幽州台”,以穿越时空的博大情怀,吟哦了二十二字的巨制弘篇,不仅使他成为“名与日月悬”的伟人,“幽州台”也成为世人景仰的高峰。是啊,福兮祸所依!正是这首誉满华夏的《登幽州台歌》,使满腹经纶的陈子昂命断黄泉……“读书台”像一个梦,虚幻而又现实,依稀看到唐代的杜甫来了,宋代的黄庭坚来了,明代的杨慎、清代的张问陶、现代张澜也来了……杜甫是性情中人,又是冬天来的,那时陈子昂已去世六十余年了,他见金华山一派冷清,“读书台”又长了许多青苔,不禁发出“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的感慨……他或许想到他们的命运何其相似,想到伤心处,怆然涕下……他哭了,是哭陈子昂,也是哭他自己,旋即挥毫书写了《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和《金华山野望》,当然,他也想到了陈子昂留下的千古遗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射洪诗选》开篇即是陈子昂这首《登幽州台歌》,接排的是杜甫、李白、白居易、韩愈、王安石、苏轼、元好问……悼念陈子昂的赋诗抒怀。当然,收入诗作最多的,还是景仰陈子昂的天下读书人,特别是新时代故乡的文化人。读着这些激情澎湃,节奏强劲的缅怀诗篇,仿佛回到隐藏于心灵的故乡,依稀看到深夜那束月光,不禁想到陈子昂独特的人格魅力。他高风亮节,有胆有识,忧国忧民,直言敢谏,对历史和未来作了深度思考。他不仅登高望远,还心驰万里,俯仰古今,辽阔悠远。他道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心声,从而激起他们的认同和共鸣。他的精神饮誉神州,惠及故里。陈子昂走了1300多年了,但仍在路上,并不孤单,大家记得他,追随他,靠近他。

         又见乡愁,看到那条江,名叫涪江。它源于雪山草地,从涓涓细流到波浪滔滔,像一条腾飞的长龙贯穿射洪全境,把故乡装点得如诗如画,美仑美奂。在笔者记忆的底板上,印象最深的是,涪江从旋涡沱入境后前呼后拥,气势汹汹,一到金华山下,便没了脾气,变得温柔多了,慢悠悠的,不愿前行……它也许想看看山上读书台在江中的倒影,也许想寻觅当年陈子昂过河读书的足迹……也许没有也许,就是想看看大山里那头古老的石牛!它在笔者老家,房后有座石牛山,山下有座石牛庙,庙前有一头硕大的石牛。现在石牛庙没了,但那头石牛还静静地躺在草丛中……那是很久以前,这里穷得连牛也“啃土”,因此之故,本地地名俗称“牛啃土”。这石牛就是山沟里岁月蹉跎、换了人间的历史见证!笔者的思绪在历史与现代中穿行,江水在静静地流淌,仿佛在由衷地感叹这个古老的故事!物转星移,几度春秋,故乡变富了,变美了,林茂粮丰,绿水青山,如诗云:“民殷物阜,老牛岂能再啃土;人寿年丰,金凤焉有不还巢。”(注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牛气冲天,壮哉射洪!

        《射洪诗选》收入众多“射洪人写的”作品,其内容绚烂丰盈,风格异彩纷呈。作者把深长的眷恋、澎湃的才情献给了家乡的亲人,热情歌唱新生活,歌唱劳动者,作品大多充盈生命的欢乐、生活的阳光、人生的美好和希望,读起来感到特别淳朴,平实,开朗,欢乐,悠远。笔者思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怀念故乡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思索它的文化意蕴,从众多的诗篇中回到故乡,看到乡亲们的内心秘事,生活细节,风俗习惯,以及乡村生活中的真善美与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作品中的不少语言,也是作者从乡间捡来,一直养在心里,不经意派上了用场,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尽管在信息社会和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乡村的文化正在慢慢消失,一同消失的也许还有人们的记忆。但众多作者怀着乡愁,怀着责任感,用笔触和诗意,在作品中重建了故乡,甚至用文字将构建的故乡酿成了一壶酒,兴许将阅读者灌醉了,醉倒在故乡的大树下,醉倒在故乡的月光中……

        又见乡愁,看到那壶酒,名叫“沱牌酒”。上世纪90年代,每当听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沱牌酒厂的广告歌曲“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不由得令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想到“美酒之乡”射洪上千年的酿酒历史,唐时“射洪春酒”已负盛名,并赢得了诗圣杜甫"射洪春酒寒仍绿" 的赞美,还想到射洪“春酒”到了明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最难忘的是谢东山酿造的“谢酒”。那是明嘉庆四十年左右,家住射洪县太和镇南郊谢家坝的谢东山,经历仕宦20余年,告老回归故里之后,继承并发展了“春酒”的酿酒工艺,酿成了被蜀人称颂的“谢酒”。从此,“谢酒”遂继“春酒"之后成为民众喜爱的佳酿,逢年过节,吉日良宵,父老乡亲莫不饮之,而文人雅士相会更是少不了以“谢酒”助兴,赞颂题诗。万历末年,四川抚军饶景晖曾题诗赞道:“射洪春酒今仍在,一语当年重品题。向使少陵知此味,也应随酒入新诗。”(注2)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400多年后,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民族复兴的改革大潮中,放眼看世界,低头思故乡,忘不了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忘不了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酿成了誉满神州的“沱牌酒”,“舍得酒”,成立了“子昂诗社”“陈子昂文学社”“射洪县作家协会”,先后承办了陈子昂学术研讨会、陈子昂国际学术交流会、“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活动、华语诗刊“陈子昂诗歌奖”,诗刊社“陈子昂诗歌奖”颁奖会,等等。如此众多的“诗歌盛宴”在子昂故里举行,一时间,金华山、涪江畔、沱牌镇……诗友如云,宾朋满座,浅酌慢饮,款款交谈,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吟诗赋诗之风浓于酒,一些优秀诗篇已收入《诗选》,翻开书页,或许你会闻到绵绵的酒香、浓浓的诗情,或许你还会想到李白与杜甫也曾有饮酒论文的佳话。当然你更会领悟到酒与诗像是孪生兄弟,美酒之乡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子昂“情结”必将长留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

        读完《射洪诗选》,我要为编者的胆识点赞。在当代年轻人更热衷于浸泡在新媒体之中,故乡文化的底色在不断消解之际,编者作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不为市场、金钱迷惑双眼,有责任,有担当,为弘扬子昂精神、复兴民族文化、建设文明家园,用洪荒之力编辑出版了这部恢弘壮阔的《诗选》,可喜可贺,可圈可点!祝愿故乡的文艺创作由“高原”走向“高峰”,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

                                                      2016年12月于北京

=========================

   注1、2:《射洪县志》(1990年版)

作者简介:

谢明清(1939-   )笔名谢清、清澈,四川射洪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历任《文艺报》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出版管理司司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像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子出版》杂志主编。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和新媒体出版服务工作,组织和编辑出版六十余部文学作品,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家“九五”音像电子出版发展规划和管理规章。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合著出版小说、评论和散文集《清流集》《闲云散记》等。

  编辑:李晓玲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jb@qq.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4-08001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83626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