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29日,我和我的巾帼志愿者团队组织带领50多名社区留守儿童走进贺诚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解说员声音轻缓柔和:“贺诚于1901年出生在太乙镇龙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我们射洪县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先驱,他深深感受到‘国运衰败,应变革图强’。所以,他在1922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作为军医参加北伐战争……”我带领着孩子们逐一参观了贺诚遗物,讲述着他革命道路上所经历的艰苦,还有他为新中国建立及新中国成立后所做出的贡献。
“阿姨,贺诚太厉害了,他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
“阿姨,贺诚还给陈毅元帅取出了腿上的子弹头,真牛!”
“阿姨,长征时候,贺诚还舍不得丢掉他的宝贝X光机!”
我的耳边充斥着孩子们纯真而诚挚的感叹。他们由衷的敬佩和骄傲,让我觉得组织这次活动真的非常有意义,至少达到了让他们敬仰英雄、学习先贤,从小在心里扎根爱国爱家思想,长大了为建设自己美丽家乡做贡献的目的。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阿姨,贺诚在上海开诊所收费吗?他都当了国家卫生部长那么大的官,会贪污钱吗?”
我看见,这是一个男孩子,十一二岁年纪,个子不高眼里却透着成熟光芒。
男孩子小小年纪,却提出这么犀利的问题,引得周边同学哈哈大笑起来,并有了一翻小讨论。有的孩子觉得他的话实在不合时宜:那时候应该不会有贪官吧?有的孩子质疑现实:怎么没有?电视里就有贪官,哪里哪里就查出了一屋子的钱……
尽管,我的解释给了那个男孩肯定的正向的答复,让孩子们满意地笑着转身继续参观。
但是,我却陷入了沉思。
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执政为公、勤政为民,腐败现象逐渐减少,贪官污吏无以遁形。可是,即使很多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也会被部分老百姓认为在作秀,人民干部的形象在他们眼中大打折扣;有的群众还存在“官官相护”顾虑:认为当了大官,就会有权利,就会有贪污,有“民不与官斗”的思想;对于几千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官训也会嗤之以鼻,认为那只是一种理想,那是古代才有的贤士。
诚然,这也许只是个别干部贪污腐败现象留下的“后遗症”,只是一少部分群众不了解当今清廉的现状产生的错误认知。但是,为了真正搞好干群关系,做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真正鼓励引导全民共同打造美丽富强的中国,我认为:廉政建设的宣传势在必行!
首先,各级各部门要对每一位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就像贺诚一样,有坚定的爱党爱国信念,更有接受新思想、敢于创新的勤政举动:创办第一所红军卫生军校(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改造社会,以实验科学淘汰庸医;坚持“人民卫生工作以预防为主”“坚持群众性卫生运动”“坚持革命与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怪不得毛主席当年在得知贺诚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时说:“你有一块金牌牌,看来我们红军中是有人才哟!”邓小平也在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需要转移时却幽默评价贺诚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庙倒龙王在,换个地方照样呼风唤雨!”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所以,一方面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中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还要从他们身上吸取铁面无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粮食。不仅自身党性过硬、坚持原则,更要脚踏实地、勤政为民,真正把“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党章学党规,做合格党员,做优秀党员。既做清正廉洁的践行者,也要做廉政建设的传递者。
其次,廉政文化的宣传要全面展开。不仅从机关单位抓起,还要从学校抓起,从家庭教育抓起——让风清气正的好风气传到基层走进群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多角度正面导向,学校、社区要开展各地典型案例的宣传,让公益宣传深入人心。
最后,廉政文化宣传还体现在督查考核中。各级纪检部门是宣传廉政文化的第一牵头单位,纪检干部不仅自己要严于律己更要逗硬碰硬,要打破并杜绝民不告官不究“老好人”“老油条”思想,要实地深入开展廉政督查、“阳光问廉”、“廉政瞭望”等工作,既正面宣传了廉政文化,宣传了老百姓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又进一步肃清了可能存在的不清正不廉洁的“余毒”。
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开展宣传教育,我想,我县的廉政建设一定会深入人心,百万干部群众一定会人心向善、人心思进,人心思齐,共同建设和谐平安幸福新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