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陈古镇将推进党建“811”任务作为重中之重,党委会专题研究,涵盖的8个党建工程,1项大整治、1个大活动由班子成员牵头挂帅,责任落实到村社区和部门,完成时间具体到月,为党建工作落实落地搭建好平台载体。
素质提升工程。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班子会前均开展了党委中心组学习。结合“农民夜校”,班子成员在所联系村每年上党课2次,驻村干部在所驻村至少上党课1次。将34名党员大户、致富能人、道德标兵纳入讲师库,轮流到农民夜校授课。丰富授课形式,开展现场培训、视频培训,组织巡回法庭公开审理,增强农民夜校培训的针对性。
阵地提档工程。对村社区阵地功能进行完善,着力抓好远程教育、文化阵地、群众服务三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阵地开放服务功能,建立开门亮灯、进门亮牌、办事亮证的村级阵地服务“三亮”制度。落实好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利用远教设备,开展党员教育学习,全天候免费开放农家书屋。结合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在熊家祠村开展“三留人员”活动中心,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
水平提高工程。以村、社区班子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村两委干部,新任的3名党组织书记,5名村、社区主任,19名“两委”委员,平均年龄42岁;致富能手、大户业主、回引人员25名,进一步优化了村、社区干部结构。加强镇、村干部教育管理和工作能力培训,提升履职服务能力,换届后,镇随即对镇村干部开展为期两天的大培训,提升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本领。
党员提质工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开展“3个10”创建活动,在全镇党员中评选10个党员示范岗、10个两学一做示范标兵、10个党员帮扶贫困户模范,利用“七一”在全镇通报表扬。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严格落实“双审查”制度,储备建党积极分子40名。严把党员入口,真正把人年轻、致富能力强、热爱党的事业的优秀人才吸收入党,储备。
班子提效工程。完善班子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建立党委会一票否决制度,涉及人事调整、工程项目、评先评优、资金使用的事项党委会表决必须全票通过才能实施,班子成员拥有一票否决权。提高党委会决策的权威性,建立党委会议纪要和党委议定事项督办制度,健全未结事项说明机制,将党委议定事项纳入目标考核和问责体系,提高办结效率。
发展提速工程。重点是培育支部推动发展、抓实脱贫的能力,培育一批党员示范大户,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脱贫户活动,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结对帮扶。继续推进易地搬迁工程,完成25户78人搬迁任务。加紧实施土坯房整治试点,力争完成土坯房新建、维修、拆除任务。继续完善探索党建促脱贫“五双模式”,做好脱贫各项工作,为2019年千家村脱贫打下基础。
基础提高工程。针对村(社区)支部党建资料不规范问题,对村(社区)党建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形成问题清单,逐一进行整改,打造白鹿村、店子村、玉皇社区3个样板示范点,召开党建工作流动现场会。严格落实离任村三职干部待遇,加强退休支部建设,争取县委老干局支持,将退休支部创建为全县示范退休支部。
流动党员筑巢工程。对全镇流动党员进行清理,建立流动党员台账,逐一进行联系。在务工党员较集中的地区再建立1-2个流动党员支部,建立领导包片联系流动党员制度。
机关风气大整治。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对行风进行动态监测。在计生,民政,社保,党政办设行风监督岗,向办事群众发放满意度测评表和社情民意调查表,由群众秘密填写,纪委每月进行统计公示满意度测评,社情民意半年1次收集。针对县镇社情民意调查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治。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日常出勤考核制度,建立“双三”问责机制,群众到镇找同一部门同一干部办事往返超过3次的问责经办人,部门在一月内超被群众投诉3次以上问责部门负责人。
党情大走访活动。班子成员走访联系片的党员,驻村干部走访本村所有党员,书记镇长走访至少3个村的党员。走访时带三张表,两建议,一测评。一是对工作的建议,二是给党组织的建议。测评重点是对民生,党建,发展方面的测评,对发现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党员提出的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唐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