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原来住的是小青瓦土坯混合房,由于年久失修,四面透风,屋顶时常漏雨,大风一吹墙都跟着晃悠。现在国家政策好,对我们的旧房子进行了维修加固,四周的墙壁重新砌砖,屋顶换上了琉璃瓦,整个房屋焕然一新!”明星镇龙胆村村民刘大姐满脸幸福地说道。
自我县土坯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明星镇始终把“改善住房不是政府免费送、优惠政策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建房群众才是实施主体和享受主体”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土坯房改造过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全镇参与土坯房改造的农户1186户,其中拆旧建新631户、有偿拆除363户、维修加固192户,目前已完成拆旧建新315户、维修加固38户,共计353户,土坯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规范程序 村民参与 阳光操作
“所有土坯房改造的对象,都要严格按程序申报,经本人提供材料申请后,村两委再实地对房屋鉴定,并召开村民代表评议会进行评议。”明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村民代表评议并公示无异议后,才报镇土改办审批、县土坯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锁定数据。
改造过程中,建房户全程参与,理事会、村监委会、村两委和镇土改办对改造过程全程监管,同时镇设立意见箱,接受社会各方监督;改造完成后,由镇土改办牵头,组织镇扶贫办、国土所、村管所干部和村两委、村监督委员会、村理事会成员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通过农户一卡通统一发放。政府主导 村委主责 村民主体。
土坯房改造工作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自主的原则,村两委按照相对集中原则,以20-30建房户为单位,建房户在村两委指导下,自主成立土坯房改造理事会,自主选择施工单位,确认施工方案,监督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积极广泛宣传政策,因地制宜制定集中安置与维修加固指导方案,提出建新和加固各项目指导控制价。镇土坯房改造领导小组和村两委负责对土坯房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督促;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因地制宜 因户施策 群众认可
明星镇的土坯房改造工作坚持“集中新建为主,以改促保”的思路,突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杜绝“一刀切”和大拆大建。
建新部分坚持先有规划、后有建设,龙胆村是该镇第一个土坯房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通过了市规委会的审查通过,突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特点,编制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集新村建设、农业观光、农产品展示展销为一体。
加固部分坚持外部提升、内部改造、缺啥补啥,保留川西民居白墙、朱漆、小青瓦穿斗房建筑庭院式风格。同时,农户可根据自身房屋情况对维修加固内容进行选择,村理事会和建筑方根据农户整治项目进行造价核算,超出补助资金部分,由农户与建筑方自行协商支付,进而形成每户的加固维修方案,最终由户主签字认可达成协议,由村委备案。整个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深得群众认可和肯定。
明星镇在土坯房整治工作中,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保障了群众的住房安全,美化了乡村居住环境,极大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为全县完成土坯房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媒体记者 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