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乡镇动态
 
广兴镇“五个一”模式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时间:2018-05-18 15:46:26  来源:

        “要保证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就得在产业上下功夫。”5月14日,射洪县广兴镇扶贫办主任胡勇刚完成手头工作,就忙着赶往建新村青花椒种植基地,地里前两月刚栽下的青花椒现在正值存活的关键期,这些好不容易“落地生根”的产业要时刻关注着。
       广兴镇有三个贫困村,浩志村、建新村和金河村,三个村有一个共同特点:坡高沟夹、水源缺乏,导致业主留不住、产业发展难、村民无依托,而这些难题也被归纳为产业发展需要攻克的三大环节,即“业主-产业-贫困村(贫困户)”。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广兴镇创新并探索了产业发展“五个一”模式,即加快一个调整、搭建一批平台、建设一批基地、组建一批合作社、培育一批新型农民。
去年,广兴镇针对三个贫困村实际做出调整,按照“一村一策”,变传统种植业为经济作物种植,引进带头示范的业主,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
        而“五个一”解决的关键难题就是业主。早在2016年,广兴镇就开始寻找业主,但前前后后来考察的十多批业主都没能留住。“业主来了一看直摇头,摆摆手就走了。条件太差,业主根本留不下来。”回忆起两年前招引业主的经历,胡勇仍有些难过。也就在那时,胡勇明白了,要打开产业发展的门路,业主问题必须解决!“搭建一批平台、建设一批基地、组建一批合作社就是为了创造良好环境,让业主留得下来。”2017年,广兴镇通过修建农业生产便道、灌溉蓄水池等改善基础设施,为平台、基地、合作社的搭建补齐短板。为了让业主更加踏实地“扎根”,广兴镇还采取荒地利用前三年优惠政策,为业主减负,让业主安安心心搞产业。“对未来的发展我很有信心,灌溉、用地这些问题都很好地解决了。”射洪县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谈洪成告诉记者。
      通过“五个一”的带动,广兴镇已成功引进射洪县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射洪县颐瑞强建种养合作社、太阳湖农业公司“扎根”贫困村。业主的入驻让产业发展顺利起来,目前三家业主已在广兴镇发展起了青花椒、糯玉米、中药材产业千余亩,近百户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前两大环节的突破,也让广兴镇找到发展的信心,并找准了第三个环节的重点任务——培育一批新型农民。
         “你这个打药,一定要用罩子把青花椒苗罩住,这样才不影响它的长势。”在建新村的青花椒种植基地里,来自眉山的技术人员廖俞富悉心指导村民学习青花椒种植技术。按照“五个一”模式中“培育一批新型农民”的要求,每个合作社每年要担任起2-3名村民的培训任务,不仅要让村民吃上“产业饭”,还要逐渐成为“专业人员”。
       浩志村村民邓兴琼就是合作社今年的重点培养对象,除了在合作社务工挣钱,他还“跟师学艺”,“虽然一直在种庄稼,但要真正种好还是难。”从去年开始,邓兴琼就在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学习,从育秧、田间管理等技术一点点学起。今年,她将新技术带回了自家的4亩糯玉米试验田,“要学以致用嘛!我也想看看自己学到位没得。”邓兴琼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村民接受产业、接受技术,今年7月,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将组织村民代表去眉山现场学习考察,真正培养一批“农民专家”。
        目前,产业发展“五个一”模式已在广兴镇全镇推广,该镇将抓住“业主-产业-贫困村(贫困户)”三大环节,各个击破,着力解决贫困村产业发展难题,助推贫困村增收、贫困户致富。 (陈醒 全媒体记者 罗明金)
 

  编辑:李晓玲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xmb2022@163.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5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62297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