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主管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全媒体集群:微播射洪、掌上射洪、射洪发布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重点专题 | 魅力射洪 | 微视射洪 | 网络问政 | 权威发布 | 遗失声明/公告 | 政务微博 | 射洪市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射洪 > 乡镇动态
 
明星镇: 做强三大产业富民兴村
时间:2020-03-23 18:04:37  来源:


  仲春时节,春阳高照,射洪市明星镇龙胆村雷竹种植基地格外热闹,村民们把一框框雷竹笋从竹林里采了出来分类选好,业主郭清华立即驾车送货到高速路口,由顺风车转运到在网上订购竹笋的德阳零售商。货款很快就打到了郭清华的手机银行里了。

  “这几天还没有大批量出笋,每天卖八、九百斤。我这100多亩都进入盛产期了,亩产2000斤左右,这几天批发价8元一斤,产品大都销往成都、重庆、德阳等地”,业主郭清华坦率地告诉记者,他的销售渠道很宽,这几天通过网购就销出去800多斤,在明星镇和周边,他的发展目标是1000亩。

  50多岁的村民刘昭凤正背着她挖的竹笋从竹林中出来,她告诉记者,她一直在这里打工,采笋时节计件,她一天挣百多两百元,平时除草、施肥这些手面子活一天五、六十元,一年下来还是有1万好几千呢,她还说她家的土地去年也入股种雷竹笋了。像刘大妈这样在这里打工的村民有10多人。

  村民把土地租给业主种笋是一种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村民以土地入股,业主以技术服务和统一销售入股,村集体以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统一由村集体牵头管理。所得利益按业主10%、村民50%、村集体40%分红。龙胆村支部书记徐斯利说,“业主+村集体+农户”这种产联模式去年推广以来,村里已经有100余农户,新发展雷竹笋种植200余亩,栽上的雷竹长得青枝绿叶的,再生长两年就有收入了;村集体还利用竹林围栏养鸡,去年下年试养一期就出栏跑山鸡3000多只,不仅大大增加了集体收益,还让竹园里的草蔓难成气候,鸡粪还肥了竹林,减少了好多人工除草、施肥的成本。

  正在龙胆村规划今年产业发展的明星镇党委书记刘少兵、镇长王艳也来到了雷竹笋基地。据他们介绍,镇上根据龙胆村自身条件,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产联式合作社增收模式,整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工商业主、农户三方资源,形成“三方联动”壮大产业推动富民兴村,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今年,这种模式已在“三大产业”推广。目前为止,全镇已经在非贫困村龙胆村和另外两个贫困村发展了雷竹笋450余亩,优质柑橘2500余亩,大棚三七种植200余亩,三大特色产业都基本成熟,收益可观。

  在龙胆村靠公路边上,大片的柑橘林郁郁苍苍,每一株树都果实累累。业主蒋老板介绍,他在这里租地100余亩已经3年多了,每亩700元,栽种的是沃柑,村民在这里务的已有三、四十人。问及收益情况,他说,现在沃柑每棵树可产100多斤,批发6元一斤,每亩产值2万多元。

  路过老鹰村的时候,车窗外大片的土地上大两尺来高的柑橘树正发着新枝,足足两公里路的两边都是这样的情景。镇长王艳介绍,这是本地一位叫邓波的业主投资600多万建起来的优质柑橘基地,一次性就在老鹰村、龙胆村、五通村、义仓村栽种了1200多亩,有爱媛38、春见、明日见等多个高端品种,今年将挂果,果子成熟采摘后直发北京第二大农贸批发市场石门市场,华北五省亦有销售渠道。

  车行几公里后来到葛家井村,眼前出现了一大片黑色的大棚,那就是三七种植基地了。大棚内,绿色的三七苗已经生长出来,村民正在帮助业主喷药治虫。正在大棚指挥村民栽植三七苗的业主邓德山博士说:今年在这里建设的大棚有240亩,年总产值1800万元左右。

  据了解,三七自古以来就与人参并称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早在2012年6月,邓德山博士在四川省遂宁市蓬莱镇七桥村引种2亩三七开始,至今在川渝地区10多个区、县建起了36个基地,种植大棚三七2000余亩,并且与大型药材加工企业建立了畅通的销售渠道。从连续多年种植情况看,种植成本25000元/亩,农户在技术指导下,可以用竹木材料和自身劳力,种植成本仅12000元左右,当年即可见效,收益在每亩75000-80000元。

  镇长王艳介绍,这项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已经被明星镇列为今年发展的重点产业,镇上已经争取到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推广“业主+村集体+农户”这个“三方联动”模式,今年将新增50户贫困户入股发展大棚三七30亩。这项产业将带动至少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

  “三方联动”做大做强三大高效农业产业,射洪市明星镇走出了增收富民振兴乡村的一条新路。

  (全媒体记者 罗明金 艾君)

  编辑:许俊钦
全媒体资讯
新闻导航  
·时政要闻
·社会新闻
·乡镇动态
·部门动态
·权威发布
政务微信、微博  
网民互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站内搜索

射洪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shrmxmb2022@163.com 举报电话:0825-6197001
地址:射洪市滨江路北段1号景观楼 邮编:629200 电话:0825-6197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55 蜀ICP备2021004273号 川公网安备 51092202000126号  技术支持:遂宁新闻网
市县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电话:0825-2988759 0825-6622972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未成年人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