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八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近日,文升镇4000余亩制种玉米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满目金黄,采收、拉运、交售,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勾勒出秋天最美的画卷。8月10日,文升镇三联村的村民正在抢抓晴好天气采收制种玉米,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我们与制种公司合作,落实了410亩制种,一亩地保底价1200元,今年制种玉米再获丰收,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有了保证,我们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文升镇三联村党支部书记谭炳洲信心满满说道。
一株株玉米植株整齐排列,土黄的叶子衬托着金色的果实,田间地头遍地金黄。文升镇仁鑫村的村民任刚和他请来的工人们,正在小心翼翼采收自家地里的玉米。“去年,在村集体的带领下种植了制种包谷90亩,全部收完卖了11到13万,今年我又种植了100余亩,觉得这种方式比种常规包谷挣得多。”任刚喜笑颜开的说道。
据悉,2021年以来,文升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科学施策,克服资金短缺、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操作不便等困难,发挥在玉米制种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采用“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从2021年的950亩,到2022年的2800余亩,再到今年的4000余亩,找准了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一是紧盯现代种业政策不动摇,文升镇将积极融入沈水河现代种业优培区建设,坚决防止土地非粮化,加大玉米制种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助力建成全省最大的种业基地,擦亮种业‘芯片’这块金字招牌。二是锚定文升发展路径不动摇,化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小乡镇也能展现大作为。文升镇将进一步加强宜机化耕种和基础设施改造,扩大激励种植规模,提升制种产能,打造文升特有农业品牌,三是促进农民增效增收不动摇。坚持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有机统一,围绕玉米制种产业,成立农机劳务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解决好农村弱劳动力问题,让村集体‘腰包’鼓起来,村民‘红利’多起来,共同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文升镇党委书记黄帅说。(记者:王舫)